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河北省人民政府
2月14日,在廊坊臨空經濟區宸信無人機科技產業園項目現場,紅旗飄揚。伴隨著工程車齊聲鳴笛,廊坊市“項目建設攻堅年”暨2022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今年一季度,廊坊市共有229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054.8億元,今年計劃投資348.3億元。
“堅持‘項目為王’抓投資上項目,是穩定經濟大盤、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更是抓住用好重大機遇、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廊坊市市長楊燕偉介紹,今年將通過集中攻堅,全面實施重點項目提質提效、產業優化、工業提速提檔提質、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項目要素保障、爭取政策資金、城鄉融合發展、民生工程推進九大行動,著力打破固有思想藩籬、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破解資源要素制約,打通項目推進“中梗阻”、注入項目建設“新動能”,唱響“全員抓項目,重點工作項目化,重點項目責任化,項目落地精準化,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通過實施九大攻堅行動,廊坊市力爭今年實現新開工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500項以上,實施省市重點建設項目370項,滾動實施工業技改項目350項以上,凈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80家以上,項目建設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提質提效,全年安排省市重點建設項目370項
2月15日,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項目正式開工,這是廊坊市今年一季度開工的重點項目之一。該中心位于廊坊開發區,是京津冀唯一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將為我省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廊坊市把實施重點項目提質提效攻堅行動放在首位。全年安排省市重點建設項目370項,其中,結轉續建128項、新開工172項、投產70項,年內完成投資450億元以上。
他們強化服務保障,對項目前期、開工、建設、投產4個階段進行全過程管理,提供精準服務。強化項目儲備,緊緊圍繞“1+5”市域主導產業、三大新興產業和“7+6”縣域特色產業,謀劃引進一批產業帶動強、投資規模大、質量效益好的重大產業項目,積極申列省市重點前期“盤子”,為項目辦理土地、環保等手續提供“加速器”,力爭全年列入省市重點前期項目達到200項。
大力實施產業優化攻堅行動,廊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發展臨空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健康、現代商貿物流和都市現代農業“1+5”主導產業和大文旅、大數據、大健康三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7+6”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推動技術改造、研發機構、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全覆蓋,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普遍啟動數字化提升、智能化改造。
優化提升產業鏈,廊坊以頭部企業為牽引,重點推動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重大項目落地。他們圍繞全市重點打造的13大產業鏈,落實“鏈長+鏈主”機制,對照產業鏈全景圖和配套圖,“按圖索驥”逐鏈條實施一批通“堵點”、補“斷點”項目,強化“串珠成鏈”。
堅持診斷先行、技改跟進,廊坊制定工業診斷服務年度計劃,組織“專家診斷服務進千企”活動,扎實推進“千企轉型”。實施工業提速提檔提質攻堅行動,提高工業運行質量,聚焦二次創業、數字經濟、精準幫扶,重點對400家營業收入億元以上工業企業進行動態監測。提質領軍企業,開展工業企業培育“蝶變計劃”,提升規上工業經濟規模,建立2022年度“小升規”企業重點培育庫,全年完成新建入統規上工業企業30家。
實施招商引資攻堅行動,該市圍繞市域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精準制定招商路線圖和年度招商計劃。不斷拓展招商渠道,實施“對接央企、深耕北京”行動,攻堅引進一批高質量央地合作項目。瞄準北京擬疏解的央企總部、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6類非首都功能和北京大型國企、知名民企及重點行業協會,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建強專業招商隊伍,制定招商考核辦法,年內市級開展大中型綜合招商活動不少于10次、縣級開展成規模招商活動不少于100次。
保障要素,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
3月7日,在三河市燕郊高新區思菩蘭路東側的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項目現場,工人們激戰正酣,東西長314米、南北寬243米的基槽正在進行第二步土方開挖,現場護坡樁和降水井已全部完成。得益于“模擬審批”,該項目開工時間提前了半年。
廊坊市行政審批局依托全市項目策劃生成辦法,對社會投資新建產業項目試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改革,通過推行“標準地”出讓、工程設計方案預審查、模擬審批,符合申報條件的投資主體可實現拿地當天即拿到核準、規劃、施工許可手續。
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廊坊著力創新體制機制,保障項目要素,爭取政策資金,優化營商環境,匯聚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強大合力。
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攻堅行動,廊坊市著力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審慎的監管環境、科學規范的法治環境、近悅遠來的投資環境。開展綜合監管改革試點,將有關聯的多個監管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實施監管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
實施項目要素保障攻堅行動。有效保障項目用地需求,精準配置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統籌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著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開展批而未供土地盤活利用三年專項行動,充分釋放土地利用潛力。
壓縮審批時限,實行全程網辦、并聯審批。廊坊實施“標準地”出讓、工程設計方案預審查、審批部門模擬審批等并聯審批方式,實現社會投資新建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大幅提升項目落地速度。
用好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調整機制,按照相關要求,對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開展核查,將符合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要求的,及時納入清單管理,享受相關優待政策。指導項目建設單位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做到綠色施工、規范施工。
強化資本帶動。加快構建以產業基金為主體的投資體系,強化財政資金引導,有效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完善常態化政銀企對接機制,積極搭建對接合作平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重點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力度。
實施爭取政策資金攻堅行動。主動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抓住“十四五”規劃落地實施政策“窗口期”,圍繞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重大任務、重大工作,謀劃篩選一批符合發展方向的重點項目,為項目實施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建立項目儲備庫,對謀劃儲備的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切實做到“資金等項目”。
推進城鄉融合,謀劃實施20項民生工程
2月17日,廊坊市“項目建設攻堅年”暨2022年中部區縣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龍河高新區覽秀城商業綜合體及其配套城市客廳項目現場舉行。據介紹,覽秀城商業綜合體項目由中國金茂攜手宏泰發展投資建設,規劃有室內主題化娛樂空間、品質化零售、全品類餐飲、互動式親子時光和多功能生活服務等多種業態,將把以龍河高新區為中心的區域打造成為“廊坊城市新中心”。
實施城鄉融合發展攻堅行動,廊坊推動中心城區“西擴南拓”,啟動一批路網暢通、管網提升、生態環保等工程項目,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深入實施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落實《廊坊市縣城建設提質升級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工作要求,重點從“風貌特色塑造、產城融合發展、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城市更新改造、宜居環境打造、城市管理提升”等7個方面開展27項工作,推動縣城建設高質量發展。
扎實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積極推進城鄉“基礎設施改造提升、環境秩序整治、提升凈綠亮美水平、生態環境治理”四大集中行動,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做好城市道路管護、公園游園建設管理、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治理、城市公廁管理水平提升等10項工作。實施鄉村建設工程,推進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程,深化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完善農村生活垃圾轉運體系建設。
做好全域“水文章”。實施地下水壓采、生態補水等系列工程,大力推進引運濟廊、引清濟廊、引白濟廊、引淀濟大。強化北運河、潮白河等河渠清理整治,持續改善河道面貌。加快實施龍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全力打造高品質“水潤之城”“水美鄉村”。
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實施“農業產業項目突破年”,精心謀篇布局農業產業重大項目,撬動更多投資進入“三農”關鍵領域,促進產業集聚轉型、園區提檔升級、農業產業化跨越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實施民生工程推進攻堅行動。廊坊積極與省20項民生工程專項工作方案任務目標進行銜接,謀劃實施全市棚戶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改造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養老服務提質增能等20項民生工程。
實行民生工程項目化管理,切實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實,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聚焦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新改擴建項目建設,推動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市人民醫院遷建等項目加快實施。
(記者 周禹佳 孟憲峰)